
随着时代的发展,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,大家解决了吃穿问题,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,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。
之前国家在人口政策上并没有太严格的管理,导致人口基数不断增加,为了控制人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。
虽然人口数量是控制住了,但它的弊端近两年也逐渐显现,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,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未来的养老问题,都带来了来了巨大的挑战,最主要的是国家财政将面临沉重的负担。
之前就曾有专家提出过,为了解决我国现有的问题,可以延长退休年龄,比如说将退休年龄延长到70岁。
专家给出来的理由是,我国的这些制度应该与国际接轨,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如此,这一建议能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吗?群众又有怎样的反应呢?
一、人口老龄化加速
新中国成立初期,各个领域都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,当时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人才,而且那一时代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。
父辈那一代大部分家庭都是有五六个孩子,甚至是更多,这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劳动力,但也增加了生活成本。
有了这些人的加入,国家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,但这时问题又发生了转变,人口太多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增加,更是出现了就业困难等问题。
为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生育政策,一旦发现有人敢触碰底线,必定会接受严厉的惩罚,如果谁家生了二胎,可能面临上万元的罚款。
进入新时代后,大家的生存环境有所提升,对于生育问题却越发的冷漠了,就算国家一直鼓励生二胎三胎,大部分家庭依旧表示只愿要一个孩子。
从近几年的出生率就能得到最直观的冲击,2019年的时候我国新生儿达到了1,400万,等到了2023年只有788万。
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说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,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,一是因为生活压力大,二就是因为高额的彩礼还有居高不下的房价,都是无法跨过去的坎。
在2003年的时候,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1,100万,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人口已经处在了负增长的阶段,而且新生儿的数量是每年处在递减的状态。
这也就意味着,社会上缴纳社保的人数下降,国家要供养的人越来越多,预示着我国社保金额的缺口越来越大。
如果照着这一趋势发展下去,有专家预测,到206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占到总人口的38%,65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在29%左右。
之前大家预料的,一个成年人将赡养2个老人,已经会成为现实,一对年轻夫妻可能要赡养4个以上的老人,还有孩子要养。
到时候缴纳社保的人不多,这对于各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灾难,人才供应不上,许多领域将出现招工难的情况,这对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。
二、延迟退休年龄
我国在退休年龄这一方面有明确标准,大部分人都是在60岁左右就可以退休了,这时只要你缴纳的社保年限一到,就能拿到养老金,也能享受医保。
受各地环境还有企业政策的影响,以及你职位的问题,大家拿到的养老金金额肯定是不一致的,总体来说平均养老金都在3000元左右。
这笔钱肯定不算多,但也能保障众人的日常支出,这对退休人员来说,是生活最好的依靠,所以大家都对退休生活充满了期待。
退休后也就预示着你不用再工作了,又有退休金可拿,这时可以尽情的去享受生活,这日子想想都觉得开心。
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,其实在国外有很多国家,六七十岁的老人依旧需要外出工作,比如说日本,在日本街头很多出租车司机全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。
他们的退休年龄较晚,有些老人就算已经退休,那些退休金也无法支撑生活,所以还会选择外出工作。
面对我国现在存在的问题,社会科学院的专家郑秉文,在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,建议国家将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。
在他看来,当下我国的退休年龄过于年轻了,很多人在退休之后依旧拥有工作的能力,而且身体倍儿棒。
男女平均退休年龄55岁,在国外这一年龄段的人还算是中年人,我国的退休年龄比发达国家要早了12年。
我们都知道,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,纵然我国现在是国际上的第二大经济体,近几年国际地位飞升,但依旧是发展中国家。
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,并不是因为我国经济不够强大,而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,人均GDP的数值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。
在郑秉文看来,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,社会需要充足的劳动力,需要这些人去搞建设,我国现在面临严重的养老金压力,当下只有尽快调整退休年龄才能及时解决。
对于他的这一建议,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热议,大家对此也是争论不休,其实很多人都觉得,我国的退休年龄设置不合理。
每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有自身特点,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效仿,我国的退休年龄不是不能调整,而是具体该调整到多少岁,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讨论。
毕竟我国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人特别的多,到60多岁还让人家去工作,这显得有些没有人情味,欧美等国六七十岁的老人,的确有较强的工作能力。
大家也担心自己一直在辛苦工作,就等着退休后去享受生活,去领取养老金老,如果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,能不能坚持到退休都不一定,更不要提去拿养老金了。
三、影响延迟退休的因素
现在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较大,这大幅度提升了群众的患病概率,尤其是近几年癌症发病率更偏向于年轻态,五六十岁正是疾病的高发阶段。
如果生病了就必须要去治疗,那企业是否能平等去对待?到时候的工资待遇是否会有改变呢?而且就算延迟退休,也不能保证这些人就一定会有工作。
作为一个年轻人,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恢复很快,公司肯定喜欢这类人,近几年经济环境不理想,有不少中年人都选择了再就业。
这时候大家发现,外出找工作很多企业在年龄上都有一个硬性门槛,那就是35岁,在国外这一年龄段正是打拼事业的好时期,可在我国这一年龄段找工作很难。
这时都没有企业愿意录取,更不要说五六十岁的人了,有些企业是要付出体力劳动的,不可能让一个人在工地搬砖搬到70岁。
等到50多岁干活有些吃力时,再出来找工作,是否能找到一个公司愿意接收呢?只能说这些专家的意见只建立在了理论知识之上,并没有结合实际。
延缓退休年龄,的确能在极短的时间内,缓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,还有养老等问题,但我们也要考虑到人家愿不愿意继续去工作?
而且一旦延缓了退休年龄,与之相关的多个领域政策都需要改变,比如说社保缴纳的年限,还有缴纳的金额都需要改变。
之前自己工作之后就开始缴纳社保,等到退休时就能享受这些待遇了,如果将退休年龄延迟,那社保缴纳的年限是否也需要延迟?这样的话对群众来说是不公平的。
四、中年人的态度
其实大家都明白,当下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还是在于将经济搞上去,近几年国家一直在调整利率,试图去拉大内需,刺激大家消费,可市场反馈并不理想。
在延缓退休问题上还有一个事大家要注意,那就是让老人们退下来,年轻人就能顶上去了,这给年轻人带来了就业机会,也为企业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,这是更新换代的过程。
想要解决老龄化问题,要先让经济好转起来,大家收入提升了,生活支出也就有了保障,结婚生子也就顺其自然了,年轻人也就不会给自己设置太多的条件。
生活成本、育儿成本、结婚成本、医疗成本等等,这些可都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担子,总结一句话就是提高收入才是关键。
就算延缓了退休年龄,如果连工作都找不到,那这项政策又有何意义呢?看到专家的这一建议之后,很多中年人表示自己是无所谓的,因为不管怎样他都需要工作。
结语
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,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一些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,但政策的实施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。
在延缓退休年龄这一问题上,需要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政策,而不是盲目跟从。退休年龄的调整其中涉及到了太多的问题,不能用一刀切去解决。
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我们有感情也会觉得累,现下是国家的经济市场发生了动荡,这些不应该以牺牲百姓的利益去解决,所以奉劝有些专家们,说话之前过过脑子吧。
针对以上内容,读者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?欢迎在底下的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想看更多精彩内容,请“关注”我啦!
